“托尔斯泰的读书笔记都写了些啥”
《战争与和平》剧照
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的创作涉及小说、戏剧、哲学散文等,影响了一代人。 除了影响力最大的《战争与和平》等长篇小说外,托尔斯泰还写了很多读书随笔。 这些随笔也是了解托尔斯泰的重要资料。
最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俄罗斯文学研究者王志耕等人编纂的《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一书。 这本书精选了托尔斯泰的阅读笔记、评论的复印件、给朋友的信等,反映了托尔斯泰的思想智慧。 特别是对平等、博爱等人类的思考最为深刻。
看莎士比亚既反感又无聊
《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中收录了作者晚年的着名文论《关于莎士比亚和戏剧》。 可以肯定的是,托尔斯泰在其中表达了他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极端厌恶。
我还记得第一次读莎士比亚时体验到的惊喜。 我期待着巨大的审美乐趣。 但是,我不仅没有体验到享受,反而感到难以抑制的厌恶和无聊。 让我困惑的是,我很荒谬。 是把整个知识界公认为尽善尽美的作品看成微不足道,甚至是恶性的作品吗? 托尔斯泰在文案中这样写道。 其实托尔斯泰不是一个很偏激的人。 在接下来的50年里,他根据别人的建议多次做了我能做的事
如何去读莎士比亚。 他浏览了俄译本、英译本和席勒
德国译本等多次读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但实际感受到的心情很相似。 反感、无聊、困惑。 就在托尔斯泰75岁写这份副本之前,他再次进行了自我验证,再次重读了莎士比亚。 从《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到《暴风雨》再到《辛白琳》,结果体验到了越来越强烈的相同感受。 莎士比亚享有的伟大天才作家的这种无可争辩的荣耀,和这种荣耀,我相信很多现代作家都会模仿他这一切,就像所有的谎言一样,是天大的恶。
之后,托尔斯泰以《李尔王》为例,用三分之一的文案篇幅评价这部作品,认为剧中人物表面上处于与周围世界的矛盾之中,同时在斗争。 但是,他们的斗争不是基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而是完全由作者任意安排的。 李尔王没有必要放弃权力,也没有任何理由。 同样,他和女儿们生活了一辈子,居然只相信两个长女的话,不相信小女儿的真话。 但是,所有悲剧性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托尔斯泰认为,《李尔王》故事的迅速发展不是来自人物性格和事物的自然发展,而是违背自然的任意安排。
同时,他对莎士比亚的话抱有强烈的怀疑。 莎士比亚的所有人物都不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话,而是用莎士比亚那种雕琢过度、尴尬的语言。 这句话不仅是创作出来的剧中的人物,生活中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时随地说。
小说和戏剧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后世也屡有争议。 托尔斯泰的看法可能有偏颇,但也可以给人一点启发。
果戈理和契诃夫创作的长度
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大学教俄罗斯文学时,让学生们拉上窗帘,关灯。 然后,他在俄罗斯文学之星空中打开了灯,说这是普希金。 然后他再打开一个,说这是果戈理。 又打开一个,说这是契诃夫; 最后他拉开窗帘,让教室充满阳光,他打心底里说他是托尔斯泰。 可见在纳博科夫心中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坛上最明亮的光。
《托尔斯泰的读书随笔》中收录了“关于果戈理”的复印件。 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欣赏果戈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果戈理在1809年出生,比托尔斯泰大19岁。 正如纳博科夫所说,果戈理在俄罗斯文坛上也是重要的作家。 在这篇文章中,托尔斯泰评价了果戈理,他巨大的才能,美丽的内心,缺乏气魄和胆量,历尽艰辛的头脑。
但是,托尔斯泰对果戈理也提出了相当冷静的批评。 得益于高卢卓越的文学才能,创作出了《旧型地主》、《死魂灵》的第一部、《钦差大臣》等作品,甚至连《关于疾病的意义》、《关于文案是什么》等文论都有深刻的教训思想。 但是,正如托尔斯泰在果戈理创作后期试图以道德宗教主题创作艺术品,或赋予他所写作品与之不相称的道德宗教训诫意义时,在《死魂灵》第二部、《钦差大臣》的结局等诸多书信中所看到的那样,令人生畏
因为,托尔斯泰在当时的文坛上认为,统治性的艺术观成为了愚蠢到不可思议的黑格尔的学说。 根据该学说,可以推测,成家、唱歌、写小说、戏剧、诗歌等都成了某种宗教活动,是仅次于宗教的对美的祭祀。 然后果戈理吸收了这个学说,试图将其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 这个尝试让他在后期的创作中写了哪些惊人的无稽之谈?
托尔斯泰成为国内外知名作家时,契诃夫还是中学生。 但是,年龄并不影响之后两人成为忘年会。 托尔斯泰很期待之后的表演,还在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名作《宝贝》中写过跋。 在这蛮横中,托尔斯泰拆解了小说精湛的创作技巧,认为契诃夫写《宝贝》是推理所致,而不是感情上对新女性抱有模糊的观念,同时称赞契诃夫是真正的诗人艺术家。 这也符合托尔斯泰一贯的文论观点,即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不是如他所愿看待事物,而是如事物的本来面目看待事物。 向农民的孩子学习文章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拥有许多土地和豪华庄园。 谢天谢地,尽管托尔斯泰一生作为贵族衣食无忧,但他还是继续关注底层农民,曾经在自己的土地上尝试过农奴制度的改革。
根据《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他依次排在了短篇小说集《农民物语》、长篇小说《农民》上。 《农民物语》的作者谢捷谢苗诺夫是一位农民出身的俄罗斯作家,他在这本小说集中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乡下年轻人去莫斯科找工作,通过一个有钱商人车夫的老乡谈心,很快就找了工作,但被老人丢了工作。 小伙知道真相,决心放弃这项紧迫的工作。 这样的故事一定表现了农民的闪光点。 这特别感动了托尔斯泰。 他在文章中写得好像自己做了件好事一样。 除此之外,谢米诺夫非常熟悉农民的生活,记述时的细节真实、简洁、清晰。 托尔斯泰称赞他的作品诚实而有意义。
托尔斯泰对农民的浓厚兴趣,也体现在教育上。 他怀着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尊敬,写了《谁向谁学习文章,农民的孩子向我们学习,还是我们向他们学习》。 也收录在这本《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中。 在当时的俄罗斯,只有上流社会的孩子才能接受教育,下层民众的孩子被认为是愚蠢和不能教化的。 这让托尔斯泰非常痛苦。 对他来说,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如果穷人的孩子也能接受教育,就同样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托尔斯泰一生中多次创办农民子弟学校。 他的
在学校里,他教孩子们写文章,用平等欣赏和惊讶的眼光看着他们。 他有时按照他们的意见写故事,受他的影响,他们又来为他翻拍,这样的创作过程让他很幸福。 托尔斯泰最后把他们的作品推荐给杂志发表了。 他确信用这样的方法孩子们可以独立思考,激发创造力。
从这一天开始,我觉得好像新的苦乐世界艺术的世界向他打开了。 感觉就像是窥探了人们永远看不到的东西的神秘的诗意的花的萌芽。 我又惊又喜,仿佛寻宝的人发现了凤尾花。 幸运的是,金石之火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面前,为了这个,我在教孩子们思想表达的妙计中白白找了两年。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妙招激起了新的控诉。 正如我最初感受到的,这不是偶然,而是自觉的创作。
这是托尔斯泰说的“谁要向谁学习文章? 农民的孩子们是从我们那里学来的,还是我们从他们那里学来的》的复印件,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的巨大喜悦。
原题:托尔斯泰的读书笔记上写了什么
值班主任:田艳敏
本文:《“托尔斯泰的读书笔记都写了些啥”》
免责声明:东方目录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