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豫:世界舞台中国心”
1952年加入外交部,2004年退休,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到驻美国中国大使,李道豫的外交生活在半个多世纪变幻莫测的外交舞台上闪耀。 在世界大舞台上,他稳妥地解决敏感问题,捍卫国家利益,一颗中国心始终闪耀。
李道豫1932年8月出生在上海。 1948年11月,高中三年级学生李道豫进入地下党参加革命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入沪江大学教育系,为补充党员而转入英语系。 1952年,亚太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办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李道豫应邀参加了会议的翻译工作。 这样,本打算留在学校的他偶然到外交部工作。
李道豫认为外交官与时间节点有很大关系,某个阶段风平浪静,他每次都会遭遇骤风。
1990年6月,58岁的李道豫就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用他的话说,经历了许多惊险的大事。 其中,第一次海湾战争成为李道豫任期的最大挑战。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安理会在半夜召开紧急会议。 在会议上,美国和科威特共同提出,第一集团谴责伊拉克侵略,第二要求伊拉克必须归还8月1日阵地。
当时,我方正在开会,伊拉克进军科威特首都,这早就不是边境争端了。 李道豫回忆说当时是北京时间中午,他马上给当时外交部部长钱其琛打电话,要求指示。 李道豫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表示遗憾,建议赞成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提案。 这个提案得到了国内的认可。 他代表中方就此次事件在国际上包括科威特都得到了肯定的反响。
李道豫表示,1988年以后,每当国际上发生重大事情,在决议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进行全体讨论之前,联合国5名常任理事国大使必须首先进行协商。 这是非正式协商的性质,不需要主持人也不需要批准发言,所以特别需要外交智慧。 我不完全同意某些事件,但不想停止,怎么办? 李道豫在五国讨论稿下没有写五国同意,而是写五国讨论,随大流,思考如何维护中方的角度。
联合国的花园不大,但它是世界的大舞台。 李道豫在这个多边外交大舞台上纵横、积极准确地表达了中国的角度,发出了中国的声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发言权。
1993年4月,李道豫调任中国驻美国大使。 刚一上任,就遇到了大难题。 当时克林顿政府刚刚成立,以最惠国待遇向中国施加压力,如果一年内中国在人权问题上不让步,就取消了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李道豫沉着做出了回应,率领大使馆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终克林顿政权在一年后主动中止了这个错误的决定。
除了最惠国待遇问题外,李道豫还经历了中美之间的许多摩擦。 1995年,美国政府允许李登辉访美,中美关系降至最低点。 李道豫严正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表明了中国的角度。 之后,他因抗议接受回国述职,并在美方承诺遵守中国大致情况后,被勒令回国。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增进合作,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术伙伴关系。 其中,李道豫带领驻美大使馆工作人员进行了大量工作,保证了访问的成功。 中美关系终于有了好转。
为了广泛普及中国,不仅要进行正式外交工作,还必须进行许多公共外交。 李道豫走遍全美50个州,在各地,包括最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发表了200多次正式演讲。 此外,他还积极配合大企业的广告负责人、高校的信息表达,积极接触寻求快速发展与合作的重要媒体,接受美国电视台的采访,表达中国的角度,反驳不实的诉求。
1998年2月,李道豫卸任前,100多名美国议员出席了在美国国会曼斯菲尔德举行的欢送招待会并为他举行了送别会,这样的规格在当时非常罕见。 对李道豫来说,这是最好的祝福,也是在风起云涌的世界外交舞台上用智慧和信念展现中国风采的最佳说明。
《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4日04版》
原标题:李道豫世界舞台中国心
值班主任:李欢
本文:《“李道豫:世界舞台中国心”》
心灵鸡汤:
免责声明:东方时代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我们将予以删除。